邊城記(二)連鎖效應

060422_15560001

寶來,我們到舊城街走走,這裡是大中國地圖的湖岸,
湖南湖北,可以隔街對望。
寶看著那家三層樓舊建築改建的連鎖美人魚咖啡,
一個勁地說,就喝這個吧。可以無線上網,妳才方便做事。
看看那美人魚,我拉著他的手,往湖北那走。

以前從我搭捷運的地方就有家星巴客,
上班那一站出口也有一家。
九點之前,玻璃落地窗內盡是踩著跟鞋的OL,趕在打卡前買一杯咖啡。
更甚者,在上班前喝上一杯。
在我工作的公司,我的上司沒有建築界莫名的咖啡癖,
對於咖啡,他總覺得那是外國人的玩意兒。
人很奇怪,當你特別不喜歡某個東西,
你會對他相反的東西有著成癮般的迷戀。
因此,每天11點左右,他進辦公室時,
我就要替他泡上一壺茶葉舖滿壺底、
用微微起泡60度開水沖開的東方美人。

但對常熬夜的人而言,咖啡像是一種精神鴉片。
其實不需要他也能活得下去,
但已經習慣每日每夜捧在手上的那種感覺。

老實說,我從來沒喜歡過星巴客。

偏偏朋友S對他有著莫名的偏好,
不管到哪都要去附近的星巴客,在地的星巴客。
幾乎每次他打電話來第一句話就是,
「我在xx的星巴客,妳要不要來找我?」
xx,可以用所有台北有星巴客的鬧區自行帶入。

然後,等我跋涉了一個公館、半個台北到他的座標會合。
總是不解,為什麼要在星巴客唸書?
我是那種只要有人在我身邊走動,就會很不舒服的人。
國三時,我聽到強說他都去麥當勞唸書,真的不得不佩服他的定力。
他說,沒有聲音會讓他念不下去。

麗水街附近有一家小小的咖啡店,安安靜靜,
去那裡的人蠻一致地都是為了念書或是做事,很少人交談。
走動的也只有服務生,不會讓你有種四周的人隨時要站起來的恐慌。
回頭看那些,在美人魚標誌下,
漫不經心唸書地學生,或是假裝專心的少婦,
都讓我有種特別的不自在。

與其說享受空間享受氣氛,
他們享受的應該是一種身處潮流脈動的幻想。
那種咖啡之外的附加價值,
像是高於麥當勞的交誼場合,或是85度C的展示櫥窗。
公式化硬體空間的裝潢和差不多一樣的爵士樂,
在我看來,跟走進咖啡店前的冰冷程度差不了太多。

若是真的非掏出150塊過一個下午,我總是期望自己能跟老闆聊聊。
小咖啡店的老闆,通常都是很有自己理念的經營者,
他們可能有著其他比經營咖啡店更有趣的職業,
諸如:室內設計師,退休的中研院院士,兒女離巢的家庭主婦等等。
他們對自己賣的東西都有一種堅持。

我最喜歡的咖啡店不在台北,在南投。
那是一家在田裡的比利時咖啡,
講到這裡,我的特殊喜好已經有了脈絡。
先不談比利時咖啡的醇香,
讓我每每慧心一笑的是隨咖啡附上的小餅乾,
那個牌子的肉桂餅是你在比利時所有咖啡店都可以嚐到的口味。
我還記得以前Patric都會把他們裝在Bon maman 的空罐裡,
讓我們在咖啡煮好的時候為客人放上。

那家咖啡店的主人就是留學比利時,學的是財務管理,
他住在Namur從Marche過去還要半小時的車程。
回台灣後,把自家農舍重新改建經營地有聲有色。
從裝潢到店內的擺飾,都是他一個人包辦,
細緻到連店內的音樂,是一種歐洲付費頻道,
專門提供餐廳一種不會失序的輕音樂。
(這個市場,聽說越做越大。
有點類似,替商家經營店內音樂。
然後他會提供每個月的節目單,也可以說是另類的有線電台。)

消費那樣一杯咖啡,是比較愉快的體驗。
至少,我不會在等咖啡的同時,
狐疑自己是不是炒作地皮的一份子。
連鎖店終極經營目標並不是賺那一杯一百多塊的香料,
而是在他設立點的優勢地段地價炒作。
說什麼因應原物料調漲,也要上漲的牛奶咖啡,
我想在其背後食品集團眼裡看到的不只是這些。

要說我真的從未喜歡過星巴客也是不正確的。
還記得最後幾天在開羅的街上,一個東方面孔尤其是女子,
在伊斯蘭世界裡總是特別引人矚目,我走了很久,
看到熟悉的美人魚標誌時,有種回家的感覺。
熟悉的裝潢,綠色的燈飾,庄紅色的瓷磚,
一樣的Diana Krall,
那種確定的安全感一下就踏實起來。
後來,看過一篇一樣是關於星巴客的文章,
他說,
I have lost track of the number of times people have told me
that they traveled to a strange country,
“the first thing I did when I got off the plane was
go to Starbucks.”
大概就是這種感覺。

回到台灣,
我聽過不只一次星巴客擁護者對於其他連所咖啡的批評。
其實,除了大家一直強調他提供的空間之外,
星巴客提供不同於其他同業的服務,
大概就是你可以跟他說你要低脂牛奶,少糖
調出自己的咖啡。
這就像是,你只有在摩斯敢跟店員說,
我要燒肉珍珠堡不要加洋蔥,而不敢對麥當勞店員說。

後來,我發現我的朋友都比我還要挑嘴。
母母跟我一樣,咖啡就要喝熱的。
最妙的是,上次跟聿、吉一起喝咖啡。
聿在美國的咖啡店工作,回台灣問的盡是我們聽不懂的問題。
她點了杯摩卡,然後理所當然地問店員,
「你們用的是黑巧克力還是白巧克力」,
讓那個女生當場傻了眼。

於是,什麼人出現在什麼場合,
跟和自己類似的人在一起。

像愛玲說的,
裝扮像樣的人,在像樣的地方出現,
看見同類,也被看見,
這,就是社交。

後來,我跟寶去了台彎第一家俄式咖啡,近60年的老店。
那一區,有我特別的回憶,總是要讓最特別的人知道。
邊城記,是這樣來的。

4 回應 to “邊城記(二)連鎖效應”


  1. 1 rainbowlove 10 四月, 2008 於 5:54 下午

    我們都坐在小翔走廊念書
    現在想起來覺得好詭異 哈哈

  2. 2 maai 30 四月, 2008 於 3:16 上午

    可是我們很專心!而且下課才會有人走動

  3. 3 ivylynn 3 五月, 2008 於 1:05 上午

    老實說…
    對於王小姐以前說他都在M記 or西雅圖店裡唸書…對我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
    (也是怕吵 怕別人走動的人呀!)

  4. 4 maai 6 五月, 2008 於 9:25 下午

    就算留晚自習他也是聽布蘭妮唸書的呢。


發表留言




Those days…

四月 2008
 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  

分類

Facebook final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