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1973

DSC02297

最近感觸特別深,
跟幾個剛考上研究所的朋友吃飯,又跟幾個研究所的學長聊天。
我們開準備要去報到朋友S和L的玩笑,
哇,研究生就是不一樣。
這句話會不時出現在他挑選火鍋湯頭,或是放入水晶餃的關鍵時刻。
想想,經得起這樣偶爾為之又不夠世故玩笑的,才是真朋友。
就像張大春在走路人裡的那段,
「試驗交情的真正手段是看看他經不經得起你的訕笑。」
但前提是,你們有足以試驗的交情。

最近有個綜藝節目正紅,以大學生生活和生態為主題,
從系別專業、男女問題到熬夜生活,
聽說我們系上還有學弟上過該節目,非常有趣。
另外讓我感慨的,大概是以前段考總是坐在我斜後方的安靜女生,
意外地出現在同一頻道的模仿秀,
只不過事隔十年,她這次是站在“媽及“大哥的斜後方。
還有一個高中同學,
今天凌晨發行她第一張個人專輯,找了何守正替她宣傳。

那天,我們說,這個節目大概在做兩年就應該改名為「研究生了沒」,
以現在大學生滿街跑的程度,人人都要念研究所。
當別人跟你說,其實對事務所來說,你是碩士還是博士或社會新鮮人,
對他們來說都一樣,想在事務所做設計,學校學的都是假的,
最後你還是無法抵抗爹娘的志願,乖乖地推甄乖乖地考試。

或是當你鼓起勇氣和骨氣跟爹娘說,你想要先當兵,
女友一句:「你什麼時候要娶我?」成家先?或立業先?

對女生也沒多大地差別,過了25歲的耳朵都聽到長繭,
25歲未滿,好像還可以逍遙個幾年。
我們的選擇似乎更簡單明確,想辦法靠自己,或是想辦法靠別人。
或許更複雜,你必須假設自己靠著一個人,但其實事事自食其力。

我從沒想過長大會這麼難以選擇,
這大概是為什麼那個投顧廣告觸動人心的原因,
「生活中已有這麼多需要選擇了」,
如果人生可以交給投顧公司,
誰可以做保證,我們一定會紅、一定是績優股?

照理說,我應該過過23次印象深刻的生日,
可是我只記得16歲生日的感覺和細節。
有的時候,甚至大部分的時候,我以為我現在仍是16歲。
那個在18歲之前,
什麼事都可以再三考慮,什麼事都應該是18歲之後再扛的年紀。
雖然不能看限制級電影,但做錯事頂多被送進少年法庭。
刑法不能懲罰我,民法不能規範我。
或許是因為那年我見到人就必須回答一次我的年齡,所以印象特別深。

那天我高三的表弟,很可愛地在K完一整天的書後,用上床前的幾分鐘跟我聊天,
「姐,我現在壓力好大…我想考交大電資學院,我還要更努力,但真的好累。」
我脫口而出,
「加油,你一定可以的,熬過就好了,可以好好享受你的大學生活唷!」
弟弟很可愛,很好安撫像我當年一樣。
他離線之後,一股罪惡感油然而生。

我居然用當年大人搪塞我的話,
搪塞了一個結束一天苦讀,上床睡覺前想跟我聊天的高三生。

今天是聖誕夜,寶特別來和我過節。
我第一個聖誕節是在美國過的。
蹲在地上和語言不通的洋娃娃們一起拆掉聖誕樹下的禮物們,
我到現在都還記得,我的禮物是一組粉紅色的“小姐化妝箱“。
那之後的16個聖誕節,我年年期待,年年失望。

挽著寶的手,走在不溼不冷的台北街頭,
今年沒什麼過節的氣息,不過我卻紮紮實實地感受到16年前的那種滿溢。

受台灣教育的我們,是不是都像期待聖誕禮物的孩子,
「考上大學之後,你就可以…」可以怎樣?
看大學生了沒的,是高中生多,還是大學生多?
他們口中的大學生,就是大學生的全部嗎?

史密斯任務裡,Mr.Smith在電話裡對Mrs.Smith說,

「when it’s about to end, you’ll think of the beginning。」

And I think that’s why I got a new category on my side column.

James Blunt我很喜歡的英國創作歌手,
他比較被台灣樂迷熟悉的是“You’re Beautiful”。
他的家族血脈相承,擁有近百年投身軍旅的傳統,
大學畢業後,在老爸的逼迫下,他加入軍隊,他最後升到上尉,
並成為第一個派遣到科索沃的英國軍官,領導三萬人的和平部隊。
也有人稱他為“上尉詩人“。

今年就和上尉詩人跟大家一起過聖誕吧,
不管你們在哪,都希望有個人可以always be wiz u   somewhere
and 我們還可以繼續singing “Here we go agian” in our lives.

cheers.

1973
Simona
You’re getting older
Your journey’s been
Etched on your skin

Simona
Wish I had known that
What seemed so strong
has been there and gone

I would call you up every Saturday night
And we’d both stayed out till the morning light
And we sang, “Here we go again"
And though time goes by
I will always be
In a club with you
In 1973
Singing “Here we go again"

Simona
Wish I was sober
So I could see clearly now
The rain has gone

Simona
I guess it’s over
My memory plays out to
The same old song

I would call you up every Saturday night
And we’d both stayed out ’til the morning light
And we sang, “Here we go again"
And though time goes by
I will always be
In a club with you
In 1973
Singing “Here we go again"

4 回應 to “我們的1973”


  1. 1 un homme 3 一月, 2008 於 12:08 上午

    i like james, too!!

  2. 2 lynn 5 一月, 2008 於 3:29 下午

    又是新的一年了,
    距離N年前我們一起在你家跨年後,
    又跨過了一年…

    最近..有種緩緩變成黏土的感覺…

    來你的BLOG胡言亂語…

    長越大越理解這個世界的難以理解,
    卻也越理解自己也深陷其中,變成
    所有難以理解事物中的難以理解一員

    ANYWAY,新年快樂!!

  3. 3 lynn 5 一月, 2008 於 3:32 下午

    昨天聽又嘉說她也想開一個新的blog哦,
    她應該會用blogspot,
    我們一起期待吧…

    偶爾可以在blog上看到你們,
    真的很好 :)

  4. 4 maai 8 一月, 2008 於 10:12 下午

    長越大越理解這個世界的難以理解
    這句話你來說,特別有味道。

    即使離開了那年的跨年,我們還是我們。
    真想你們。

    還沒祝賀你呢。清大天文所榜首^^
    下次一起看天空的時候,你可要好好講講你的木星觀測。


發表留言




Those days…

十二月 2007
 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31  

分類

Facebook finally…